<
    苏曳道:“我为何来找你?因为你的福晋主动去找了圣母皇太后,有投降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问你一句,你是想死,还是想活。”

    载垣身体一颤道:“我想活,想活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想活的话,冲锋陷阵的事情,能办吗?”

    载垣道:“改革旗务吗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对。”

    载垣颤抖道:“能,能干……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还不够,还需要一个投名状。这个祸是你闯出来的,也需要你去平掉。”

    载垣道:“什么投名状?”

    苏曳从怀中掏出了几份资料,整整三份,放在载垣的面前。

    一份是肃顺的罪责,一份是端华的,另外一份是载龄的。

    载垣颤抖着拿起来,仔细地看了又看。

    发现这些罪责都非常详细,甚至还有非常清晰的证人。

    尤其是肃顺,光这一条罪责,他就必死无疑。

    龙气碎杯。

    肃顺每天都要喝人参汁,有专门的玉杯,他非常喜爱。有一天,侍童不小心把玉杯打碎了,然后用胶水粘了起来,但这早晚会被戳穿的。于是有一天童子侍候肃顺喝完人参汁后,一声惊呼,手一抖把杯子摔在地上,指着肃顺道:“老爷您的鼻子冒出了两注黄气,足足五六尺如同龙状,吓了我一跳,所以把杯子摔了,请老爷降罪。”

    肃顺冷笑:“龙气有什么奇怪的,大惊小怪。”

    然后,也没有怪罪这个小童。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还有许多罪责,比如冒犯圣母皇太后的,母后皇太后的。

    尤其私下骂慈安太后,简直毫不留情,动辄就是蠢货。

    甚至连先帝都骂过。

    而至于端华的罪责,也着实不少。

    其中关键性的一条,曾经把青楼的女子送进宫侍候先帝,导致先帝染疾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你准备写好三份弹劾奏折,我让你什么时候交上去,你就交上去。我让你弹劾谁,你就弹劾谁,这就是投名状。”

    载垣颤抖道:“苏相,其他三人手中,是不是也有弹劾我的奏折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可以有,也可以没有,但至少现在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你应该感谢僧王,他是你的亲家,而且他现在完全支持军改。”

    “从现在开始,你就留在书房中,不要离开一步。”

    “来人,盯住怡亲王。”

    顿时,从黑影中出现了十几名侍卫,牢牢把守住书房外的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而后,苏曳离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时,已经是凌晨三点。

    苏曳再一次来到了肃顺的宅邸。

    此时,肃顺甚至都已经睡下了,听到下人汇报,说苏曳来访,他不由得惊愕。

    然后,披着衣衫来到书房。

    “苏曳,有什么事情,不能明天说?非要在这半夜说?”肃顺道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刚才说的不彻底。”

    肃顺道:“哦,那你坐。”

    苏曳坐下来,缓缓道:“六哥,还记得当时我要在九江办洋务,先帝心中是反对的,但他不好明说,所以让我来找你。”

    “六哥当时内心是赞同我的,但是碍于先帝,所以不好表态得太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但当时我就觉得六哥在心中和我是志同道合的吧。”

    肃顺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先帝在位时,六哥执掌中枢大权,也屡屡想要改革旗务,但就是改不动,所以转而大肆提拔汉人,反而打压旗人。”

    “以六哥之才华,应该看得清清楚楚,这几百万旗人不劳而获,趴在国家财政上吸血,已经是大清最大的毒瘤了。”

    “接下来,我需要训练十万人的帝国新式陆军,我需要训练海军,光这两样就需要近亿两白银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要建造京城到天津的铁路,还要建造开平煤矿,还要建造天津码头,要建造上海造船厂,福建造船厂。”

    “西北边陲,占我大清三分之一的国土还要多,现在已经岌岌可危,很快就要不属于大清了,想要平息西北之乱,稳固边疆,又需要几千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俄国人不断增兵远东,注定和我们会有一战,这又是需要几千万两军费。”

    “未来要做这么多大事,都需要钱,需要很多钱。”

    “而这几百万旗人不事劳作,每年要拿走国家相当一部分的财政。”

    “改革旗务,势在必行。先帝在位的时候,六哥就想要改,但是没有强力的支持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我能给予一切支持。只要把旗务改成了,那六哥就是青史留名。”

    苏曳说得很真挚,这些话都是望着肃顺的眼睛说的。

    肃顺道:“苏曳,之前不是告诉你,我几日之后再回复吗?”

    苏曳缓缓道:“不行,现在就要回复。”

    肃顺脸色微微一变,道: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没有什么意思,就是现在就要回复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肃顺嘶声道:“苏曳,你虽然消灭了发逆,打赢了这一战,但还不是一手遮天。”

    苏曳没有说话,就静静地坐在这里等。

    足足好一会儿,肃顺道:“你我不是志同道合,恕难从命。”

    苏曳起身道: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然后,他朝着肃顺拱了拱手,直接离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尽管心中有所准备,但苏曳心中还是很失望的。

    在旗人中,肃顺算是有才的。

    而且一直表现出重用汉人,改革旗务的架势,就让苏曳对他抱有比较高的期待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就是叶公好龙而已。

    不算什么大才。

    刚刚离开肃顺府,苏曳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张国梁率领着一千名守备师官兵,直接将肃顺府邸团团包围。

    所有人惊骇!

    这……这就动兵了?

    这是要彻底撕破脸皮了吗?

    京城另外一个守备师的掌权人景寿,直接在睡梦中被叫醒了。

    “大人,不好了,不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苏曳派兵包围了肃中堂的府邸,这……这是要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们怎么办?怎么办?”

    景寿脸色剧变,苏曳之前一直很讲规矩的啊。

    这下子,竟然直接动了军队?

    这是要做什么?

    “不要动,不要动……”景寿道:“我们的军队,绝对不要动,稍稍一动,就是天崩地裂。”

    “我去见僧王。”

    接着,景寿直接离开了府邸,前往僧格林沁的府邸。

    而在半路上,又看到冯子材率领第二支军队,直接冲到了郑亲王府。

    在一片尖叫中,直接包围了郑亲王的府邸。

    他内心更加骇然。

    景寿进入僧格林沁府的时候,已经有好几个人拥簇在这里了。

    “书房里面说话。”僧格林沁道。

    而后,景寿跟着僧格林沁进入书房。

    “僧王,发生了什么?发生了什么?”景寿颤抖道。

    僧格林沁道:“不知道,但想必是肃顺和端华想要狗急跳墙,所以苏曳先下手为强。”

    景寿道:“那么我们怎么办?”

    僧格林沁道:“不要动,一点动作都不要有。”

    景寿道:“但苏曳这样做,岂不是坐实了自己是董卓,是曹操的事实吗?肃顺是内阁大臣,端华更是铁帽子王,这样的人物,他说包围就包围了,那接下来还有谁是安全的?”

    僧格林沁想了好一会儿道:“苏曳,其实不在乎别人是不是把他当成董卓,当成曹操。他是愿意讲规矩的,但前提条件就是别人也讲规矩。别人一旦不讲规矩,他就会用雷霆之势,瞬间镇压。”

    “等着,等着……”

    “只要他愿意讲规矩,我们依旧什么都不要动。”

    ……